張亞中:蔡一面倒向了美國 不在乎“邦交”全斷
香港中評社8月23日發(fā)表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孫文學?傂iL張亞中的評論文章指出,薩爾瓦多日前與“中華民國斷交”。而蔡英文當局上任以來,已經失去5個“友邦”,又無法參與國際政府間組織,臺灣的“外交”還能有多少空間?蔡英文的“外交政策”到底是什么?她有在想挽救“邦交”?還是早已下了決心,一面倒向美國,根本不在乎大陸的“外交打壓”?
兩岸“外交”競逐從1949年即開始,橫亙其中的兩個因素,一是主權歸屬,一是經濟實力。前者是由國際法與國際政治所形成的結構規(guī)范,后者是由兩岸經濟力量對比所決定。
在主權歸屬問題上,目前絕大多數(shù)國際社會均認同“一個中國”,且北京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在主權方面,大陸享有被國際社會認同的“結構性力量”。臺灣的“外交”受到這個結構制約,“一個中國”成為臺灣“外交”空間的天花板,臺當局最多只能以“經濟體”身分尋求參與國際政府間組織。
在政經實力上,臺灣曾經運用經濟力量對外進行金援合作,以尋求鞏固既有“邦誼”。但由于大陸快速崛起,使得臺灣陷入兩個困境。第一、臺灣“外交”資源已經難以與大陸匹敵;第二、“原邦交國”選擇與大陸“建交”,原因已非大陸給的金援多,而是希望參與大陸在該地區(qū)提供的整體合作結構,非洲即是一例。
簡單來說,在兩岸“外交”競逐的戰(zhàn)場,臺灣面對兩個“結構”限制,一是國際社會所接受的“一個中國”結構,一是中國大陸經貿力量形成的戰(zhàn)略結構壓力。第一個結構屬于政治法律性,與經濟力量較沒有關系,第二個結構則隨著中國大陸的經貿力量成長而更增強。面對這兩個結構下,臺灣要憑藉己方的力量突圍,不僅不容易,而是愈來愈難。兩岸關系的緊張,更會加速中國大陸緊縮臺灣的外交空間。
無法以自己的力量來突圍時,綠營基本上是以兩種思路來面對。一是希望外界能夠接受臺灣已經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從根本上擺脫“一個中國”所形成的天花板限制。但由于臺灣并沒有“正名制憲”,也沒有“公投獨立”,因此,綠營這種說法是讓自己爽的,國際社會也不會認真。另則中國大陸必要時動武的宣示,也讓綠營根本不敢嘗試,因此,臺灣現(xiàn)有的“外交”結構困境根本無法突破。
另一個思路,就是現(xiàn)在蔡英文當局的思路,其實已經不是“外交”的突破,也不再理會“北京的打壓”,而是徹底地選邊站。美國近年來要打一場對中國大陸的“遏制戰(zhàn)”,在特朗普上臺后進入高潮,這恰好給蔡英文當局創(chuàng)造了機會,因而把自己的“主權”完全交給美國,希望透過美國對臺灣的支持,來證明自己在“外交”上有突破。這些綠營人士自知,臺灣在兩岸關系緊張下已無法再有“外交”成果,扈從美國已是其“對外”關系的全部。
在蔡當局眼中,“邦交國”的數(shù)目并不能確保臺灣的安全,這些“邦交小國”對臺灣的經濟利益有限,而能夠確保臺灣安全與利益的就是美國。對蔡當局而言,現(xiàn)存所有的17個“邦交國”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個美國來得重要。
張亞中指出,中國大陸或臺灣的泛藍,不要以為蔡英文當局會因“斷交”壓力而改變其“去中國化”的分離主義立場,更不要期待蔡英文當局會因避免“外交”雪崩而接受類似內涵的“九二共識”。
蔡英文心里是這樣想的,只要有美國挺著,即使剩下的17個“邦交國”全斷了,又如何?臺灣沒有了“邦交國”就代表大陸完成了統(tǒng)一了嗎?如何把“斷交”導向到臺灣人民討厭、敵視中國大陸,才是蔡英文當局在“斷交”后的重要政治操作。從這次“斷交”后,蔡英文的發(fā)言,開口要“我們團結”,閉口要“臺灣團結”,就可以了解,將“斷交”導向“敵中”才是她的回應策略主要思路。
政治上徹底地倒向美國,文化上全面“去中國化”,經濟上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這就是蔡英文當局目前的戰(zhàn)略。
張亞中提醒說,特朗普可以退出伊朗核協(xié)議、氣候公約、聯(lián)合國人權委員會,不理WTO,與北約盟友土耳其反目,特朗普的美國為何沒有可能放棄一個中國原則?
蔡英文當局“外交”的對美一面倒政策,就在等待這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