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中:被自己綁架的民進黨
英國首相丘吉爾說過一句名言:“人建造房屋,房屋塑造人的個性”。對個人而言,所養(yǎng)成的習慣最后會成為自己行為的指導者;政治更是如此,有的政黨會堅持自己的理念,但最后也會被自己的理念所制約,難以改變。說得好聽,這叫做“路徑依賴”,由于打破現(xiàn)有結構或改變原有路徑的成本太不確定,因而沒有人愿意承擔改變的風險;說得不好聽,改變路徑或跳脫結構等于否定自己的過去,有可能背負背叛的惡名。因此,只能順著原有的路徑走下去,直到完全碰壁,徹底失敗為止。
民進黨目前即陷入了這樣的困局。以兩岸關系為例,“統(tǒng)獨議題”或“反中、去中國化”原本是民進黨用來斗爭國民黨的工具,但是說久了,自己也相信這是真理而逐漸成為民進黨的核心價值。在取得政權后,基本教義派更認為此主張是“政治正確”,視其為神主牌,任何政策均不可違逆這個立場,更不可能跳脫這個結構。
這個結構也反過來限制其他理性的選擇。民進黨從政人士只能在分離主義的路徑上行走,誰離開就是政治不正確,有可能立刻喪失其政治生命。因此,蔡英文不會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以下所有從政黨員也不敢主張“兩岸一家親”。民進黨即使知道,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系不可能改善,但不會回頭,也無法回頭,他們只能順著路徑往前走。
就理性而言,與無黨籍的柯文哲合作原本最符合民進黨的整體戰(zhàn)略利益,但是當柯文哲說出“兩岸一家親”時,已經碰觸到了基本教義派的紅線,當基本教義派以“政治不正確”對柯進行批判時,民進黨官員、議員也不敢為其緩頰。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民進黨以后的所有合作對象,已經排除了任何與其分離主義、“去中國化”主張不兼容者,這使得自己掉進了“不是同志,就是敵人”的排他性困境,路將愈走愈窄,但民進黨已無法回頭。
同樣的,由于民進黨已將“離中”做為其核心路線,因此,在“外交”上必須全面地依賴或扈從美國,甘愿為美國“制中”戰(zhàn)略的棋子,以期待美國的保護,這使得臺灣在美臺關系中全然處于被動的處境。今年美國通過的“臺灣旅行法”看似強化了“美臺”關系,實質是美國可以更靈活地打臺灣這張牌,用以遏制或挑釁大陸。民進黨當局對美國的依賴迫使其未來更無法違背美國的意旨,終至完全喪失對自己安全的主導性,也失去調整兩岸關系的任何可能性,反而更增加了兩岸的不信任,這都使得臺灣的安全出現(xiàn)危險,而且危險只會愈來愈高。
不僅如此,民進黨在各方面都因為堅持意識形態(tài),掉進死胡同而無法再轉彎。一旦開始介入“拔管”,就不會自己停止;同樣的,“文化臺獨”的“去中國化”政策、以“轉型正義”為名的歷史清算斗爭、刪減軍公教退休金、反核,都不會停止,只會被民進黨現(xiàn)有的路徑拖著走。蔡英文執(zhí)政兩年來所形成的社會對立結構,民進黨也只能放任其激化,而不會、也無法修正自己。
陷入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結構困境中的民進黨,既不會也無力自我調整、治愈,只有在遭受嚴重挫敗后,內部反省及新生的力量才會再起。可悲的是,這時的臺灣已被其折騰與敗壞得差不多了。(作者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孫文學?傂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