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wǎng)2月20日北京消息 2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及隨訪的臺灣各界人士,并發(fā)表題為《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講話。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兼臺港澳研究所執(zhí)行所長嚴安林在接受本網(wǎng)記者專訪時表示,習近平的講話,從“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出發(fā),語言樸實,道理深刻,可謂“立意高、感情真、誠意足、主張實”。
嚴安林評價,習近平的講話從“兩岸一家親”理念出發(fā),強調(diào)兩岸同胞命運與共,提出四點意見,“第一,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不能割斷我們的血脈;第二,兩岸同胞命運與共,彼此沒有解不開的心結;第三,兩岸同胞要齊心協(xié)力,持續(xù)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第四,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內(nèi)容層次由低到高,環(huán)環(huán)相扣,邏輯性強。語言樸實,道理深刻是本次講話的一個鮮明特點。
嚴安林用“立意高、感情真、誠意足、主張實”這12個字來解讀習近平的講話,他說,習總書記通篇講話的整個立意,站在兩岸中國人共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來談,此為“立意高”。
至于“感情真”,嚴安林說,習近平講話內(nèi)容“感情真”,言語平實感人,字里行間表達出對臺灣老百姓情感的理解,例如指出“我們是真心誠意對待臺灣同胞的,愿意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尊重臺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完全理解臺灣同胞的心情”等,講話也酌情引用兩岸同胞熟悉的成語俗語,這些平實易懂的語句,無不體現(xiàn)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心心相印、守望相助的深厚感情。
解釋“誠意足”時,嚴安林指出,習近平的講話不僅充滿感情,同時非常有原則立場,且關于原則立場的表述誠意十足。嚴安林認為,講話強調(diào)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基礎,深化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并指出這個基礎是兩岸關系之錨,這為兩岸關系發(fā)展實踐所證明。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走上一條和平發(fā)展的軌道,事實證明,這條道路是正確的,它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兩岸共同發(fā)展,走向兩岸民族振興,造福兩岸同胞。兩岸和平發(fā)展與兩岸同胞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是相關,如習近平所講,“兩岸同胞要堅定信心,排除一切干擾,沿著這條道路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
第四方面是“主張實”。嚴安林注意到,講話指出,“兩岸之間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我們愿在一個中國框架內(nèi),同臺灣方面進行平等協(xié)商,作合情合理安排!边@些主張平實而有誠意。兩岸確實存在政治分歧,分歧如何解決?怎么作合情合理安排?這些要通過平等的協(xié)商來一步步解決。
采訪中,嚴安林高度評價了此次“習連會”的積極意義,指出這是“對2014年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希望與積極努力”。(中國臺灣網(wǎng)記者 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