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9月18的博文《游行的意義》在博客上掛了50分鐘后消失,這不是韓寒第一片如此“神奇”消失的博文。同樣,文章火速在網上獲得轉載與傳播,并行的是帖子已刪除或未通過審核。
喜歡韓寒,因為他機智風趣,見解新穎獨特。以前確實是如此,可如今卻不得不反思,他究竟能帶來什么?除了嘲諷與揶揄外。
前不久,看了他在香港的讀者見面會視頻。整個見面會,基本就只有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就是“所有人問韓寒”,方式是遞紙條。記憶最深刻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你被關進監(jiān)獄,只能帶一本書,你會帶哪一本? 韓寒回答:我會帶一本《圣經》,可以在里面藏一把鋤子或者錘子什么的。(如果沒明白這句話,建議觀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這真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答案,僅僅一句話,就概括了其桀驁不馴與狂蕩不羈形象。
但還有更深刻的東西嗎?有人說有,比如梁文道就認為,韓寒接著寫下去,就會成為下一個魯迅,有人說沒有,李敖前不久游世博的時候,就認為韓寒讀書不多。對此,《聯(lián)合早報》寫過一篇評論,我認為其概括的很貼切。作者在韓寒身上看到了錢鍾書的影子,認為錢鍾書的游戲之作《圍城》,卻把整個韓寒給框住了?墒穷愃啤豆苠F篇》一樣的學術之作,韓寒卻沒有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