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版《唐璜》中,唐璜赴石像之約,黑色紗幕垂下,懲罰隨即降臨。他伸出手想握住空中落下的流沙,最終定格在一個絕望的表情。
“唐璜”這個17世紀舞臺上的貴族花花公子,在歐洲家喻戶曉,在中國也有高的知名度。以色列蓋謝爾劇院的《唐璜》上演前,國內(nèi)的舞臺上這出戲也屢見不鮮。以往國內(nèi)舞臺上的唐璜,大多被塑造為猥瑣的好色之徒,他能花言巧語把女人哄得團團轉(zhuǎn),也能對自己的惡行振振有詞,實在難討人喜歡。以色列蓋謝爾劇院此版“唐璜”,卻真是令人又愛又恨——愛他風(fēng)流倜儻真性情,也恨他的自私和冷酷。
上半場的歡樂鬧騰令人見識到戲劇飛揚的想象力。比如村姑們在海邊浣洗的白布在燈光效果下,瞬間成為一汪碧藍色的海水。幾個看似簡陋的木質(zhì)高臺,通過組合,立即構(gòu)建出了不同的場景。進入下半場,戲劇的氣氛急轉(zhuǎn)直下,思辨的戲份開始增加!耙粋人活在世上總該信點什么呀,您信什么呢?”唐璜的仆人斯卡那爾問!拔倚2+2=4,4+4=8”,唐璜說!2+2=4”在劇中被多次重復(fù),成為唐璜的口頭禪。遭其拋棄的姑娘找上門來,唐璜辯解道:“如果繼續(xù)跟你在一起,就不免要得罪上帝了”。唐璜口中的“上帝”就是欲望。在他的世界里,欲望至上,而他自己是欲望的化身,自然也是上帝的化身。這個自我認識使他得以無懼鬼神,只忠實于自己的內(nèi)心。
相比那個總在念叨著害怕報應(yīng)的仆人斯卡那爾,唐璜在劇中的形象要正面得多。他用金錢施舍窮人,為受欺侮的人打抱不平,而這在斯卡那爾看來卻是難以理解的多管閑事。崇尚自由,信奉欲望的唐璜,絲毫不受道德教條的約束,也三番五次對神的旨意視而不見,身邊的人備受傷害。也許是世道變了,放在古典主義時期,唐璜絕對是個異數(shù),一個離經(jīng)叛道的人物,但若是今天再看,這都算不得驚世駭俗。
在原劇的結(jié)尾,唐璜被石像拖入地獄,他的胡作非為受到神的懲罰。但在以色列這一版《唐璜》中,唐璜赴石像之約,黑色紗幕垂下,懲罰隨即降臨。他伸出手想握住空中落下的流沙,最終定格在一個絕望的表情。
有意思的是,此前劇中還用到Led Zeppelin的名曲《天堂的階梯》(Stairway to Heaven)中那段著名的前奏作為配樂,再結(jié)合這部戲?qū)υ瓌”窘Y(jié)尾的改動,意義似已昭然若揭?v觀全劇,創(chuàng)作者沒有竭力展示唐璜的可笑與可惡,而是費盡心思刻畫了一個魅力四射的混蛋。這個故事的結(jié)尾甚至還讓唐璜有了點悲劇英雄的意味。可不是嗎?欲望乃人之本能,一個與世界抗?fàn),拒絕被世俗化的人,最終走向毀滅,多少還是讓人感嘆唏噓的。(陳亂亂 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