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殘奧會結(jié)束,運動員們陸續(xù)回到家鄉(xiāng)。中國代表團一舉奪得95金71銀65銅,高居獎牌榜首位。不過遺憾的是,我們上個月用無數(shù)鮮花、掌聲和獎勵迎接奧運會運動員凱旋,但對于同樣獲得好成績的殘疾人運動員,我們卻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甚至不曾記得他們的名字。
同樣是奧林匹克,然而因身份不同,他們得到的待遇很懸殊,這種對比,不得不令人深思。杭州小伙孫楊,在奧運會泳池上一鳴驚人,獲得2金1銀1銅,回國后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媒體的關注,經(jīng)濟收益更是數(shù)以百萬計;在殘奧會泳池上摘得4枚金牌、打破兩項世界紀錄的寧波小伙楊洋,盡管戰(zhàn)績驕人,但不得不承認,他的知名度遠不及孫楊,更沒有房產(chǎn)商贈房或者商家邀請做代言人。
這是不是一種歧視?固然,殘疾人運動員在賽場上創(chuàng)造的成績可能不如正常運動員,但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奧林匹克精神是一樣的,甚至殘疾人運動員超越了正常運動員——沒有雙腿的人要奔跑,沒有雙手的人要游泳,這是何等了不起。但現(xiàn)實是,我們忽略了他們。
偏見來自于無知,我們今天對殘疾人運動員的冷漠很大程度也是因為不認識他們。而公眾的認識很大層面取決于媒體的信息,若是媒體一味追求眼球效應,只報道奧運賽場上的佼佼者,那么殘疾人運動員就不可能走進公眾的心中。
希望媒體給他們更多的鏡頭和版面,政府給予同等的待遇,老百姓也給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掌聲。我們不該勢利地對待弱勢群體。給殘疾人運動員更多的掌聲,其實也是給我們自己更多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