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會有自己的好奇心和真相癖,因此只沉了一次的泰坦尼克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演繹著五花八門的生離死別。
當1912年4月14日,“不沉之船”泰坦尼克號撞上北大西洋冰山,并在不到3小時內被冰冷海水永遠吞沒之際,對于掙扎在死生一線天的3000名船員、乘客而言,恐怕來不及多想什么,但他們沒時間,后人卻有;他們來不及想的、做的、感受的,后人卻可從從容容一遍遍演繹——盡管這些想法、做法和姿態(tài),未必符合1912年4月14日那驚天一刻的“原生態(tài)”。
自1943年至2005年,69年間泰坦尼克號在銀幕上總共“沉沒”了11次,每一次“沉沒”,“姿態(tài)”幾乎都大相徑庭:納粹版“沉沒”,敘述的是“英美資本家的愚蠢與邪惡”,弘揚的是子虛烏有的德國大副的“英勇沉著”。
英國1958年版的《冰海沉船》,勾勒了一副“尊嚴地去死”的紳士場景,不幸的泰坦尼克號與其說是被埋葬的鋼鐵巨人,毋寧說是穿著燕尾服、戴著白手套從容消逝的老派英國紳士。
美國1983年版的“沉沒”,描繪的卻是個邪惡的騙保故事,泰坦尼克號仿佛成了懵懂中被騙上祭壇的犧牲羔羊。
至于名聲最響、以至于時隔15年還要再出一回3D版的1997年版《泰坦尼克》,不惜巨資、特效“搞沉”的那條船,不過是給一個俗爛愛情小故事所搭造的大背景:如果不是發(fā)生在這樣一條船上,影片里那對男女的情感戲,能讓全球這么多人花錢去看嗎——就更不用說15年后再看一回了。
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沉船真相,而沉船是永遠不會再浮上來的,因此泰坦尼克號才會以不同的姿態(tài)和同樣的煽情方式,一次又一次地栽入冰冷的北大西洋海水。同樣,每個人、每個時代也都會有自己的好奇心和真相癖,因此只沉了一次的泰坦尼克號,只經歷過一次生死的3000“泰坦尼克人”,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演繹著五花八門的生離死別。
3D版《泰坦尼克》盡管有“回鍋肉”之嫌,但這恐怕并不會影響票房,也不會妨礙全球各地、成千上萬的癡男怨女,將之當做新一次的“冰海沉船”——畫面、劇情固然都是舊的,可坐在銀幕前、不時摘下3D眼鏡抹抹濕潤眼眶的一雙雙小兒女,卻有許多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