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35集電視劇《抗日奇?zhèn)b》
近兩年,隨著新中國成立60周年與建黨90周年紀念日的到來,我們迎來了普及歷史知識、深化民族記憶的良好契機。電視作為集公共性、傳播性、針對性、親民性等特點于一身的媒介,在眾多宣傳主流價值的媒介形態(tài)中脫穎而出,其中掀起的一股抗戰(zhàn)題材電視劇的播出熱潮,尤為引人關注。
將中華民族這一段血雨腥風的歷史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認真創(chuàng)作出尊重歷史事件、尊重歷史人物的電視劇精品,是電視對塑造國家形象和弘揚民族精神的貢獻,也是其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獲取知識的來源已經(jīng)更多地從紙質(zhì)文字轉(zhuǎn)向了網(wǎng)絡和電視,尤其是現(xiàn)在中國電視劇的受眾主體,已經(jīng)集中于青少年和一般知識水準的普通百姓。如果電視劇創(chuàng)作者不能以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歷史,那么作品所呈現(xiàn)的影像及其表達的主題就會誤導觀眾,對他們產(chǎn)生不容小覷的消極影響。遺憾的是,在近些年的熒屏上,一些電視劇一味追求娛樂效果及商業(yè)利益,以游戲精神褻玩歷史,這種對歷史不負責任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令人堪憂。
游戲歷史,喪失文化自尊
八年抗戰(zhàn)對于中國人民來說是一部沉甸甸的血淚史。戰(zhàn)爭的殘酷和慘烈程度遠遠超出和平年代的人們的想象,抗日英雄是時代的楷模和民族的脊梁,然而他們又是和我們一樣有著血肉之軀的凡人,沒有三頭六臂,無法刀槍不入。可在有的電視劇中,真實的英雄卻被功夫了得的“超人”所取代,與日寇的殘酷搏斗成了不乏魔幻色彩的武俠傳奇。
電視劇《抗日奇?zhèn)b》中的幾位抗日奇?zhèn)b,有的以繡花針為暗器,能不留痕跡在瞬間致人死地;有的擁有銅頭鐵臂,能一掌斷石,幾拳便可令日本人粉身碎骨;還有的會縮骨功、易容術、化骨綿掌,能避開子彈……在這接二連三、讓人眼花繚亂的功夫炫技中,觀眾仿佛在觀看一部金庸式的武俠傳奇劇,全然忘了該劇特殊的時代背景及沉重的歷史主題,也更感受不到民族抗戰(zhàn)的悲壯和犧牲的慘烈。
在“奇?zhèn)b”們的拳腳交加中,熒屏上出現(xiàn)了一批講述平民抗戰(zhàn)“劍走偏鋒”的作品,似乎要掀起一股“痞子風”。如電視劇《烈火》,為了娛樂觀眾,營造強烈的戲劇感,劇中主人公不僅有迷藥“坦白劑”這種奇物,而且還是江湖道上和警察局黑白兩道通吃的奇人。一邊是言行低俗、一身匪氣的痞子豪杰,一邊是無所不能、令日軍聞風喪膽的神秘大俠。這樣傳奇故事中的另類英雄不僅模糊了觀眾對抗戰(zhàn)英雄的正確認知,也模糊了他們的價值觀和是非觀。
以上個世紀30年代大上海為背景,講述幫會勢力抗日的電視劇《斷箭》,40多集的篇幅,大多在描寫主人公爭奪地盤的恩怨情仇,直到最后幾集才從黑幫之間的廝殺落腳到民族抗日上。表現(xiàn)這樣一個特殊的抗日群體,本來可以有很強的故事張力,然而劇作卻耽于把幫會傳奇化、把英雄超人化、把日軍愚笨化,其中不乏脫離史實之處,像潛入日軍醫(yī)院偷取藥品,光天化日之下在街上偷得日軍鑰匙等危險行為,主人公只身一人便輕松完成,如同兒戲。
作為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以如此娛樂化的方式去呈現(xiàn)殘酷的戰(zhàn)爭,會使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將一場民族劫難看成一出險象環(huán)生的游戲,看不到八年抗戰(zhàn)的艱辛,看不到一個民族被侵略、被蹂躪、被迫反抗的悲壯,更無法理解和銘記無數(shù)先烈慘烈的犧牲。如此戲說歷史、輕視英雄的做法,其直接后果就是消解了民族精神的傳承。為了娛樂,為了收視率,竟能容忍將本民族的血淚史拿來戲說和娛樂,這歸根到底是歷史觀出了問題,是喪失文化自尊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