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聯合通訊社和《朝鮮日報》21 日報道,韓國已經展開了對建設一條連接中國、韓國和日本的海底高速鐵路隧道的可行性研究。那么,建設中日韓海底隧道到底是癡人說夢還是新世紀受人矚目的大工程?
韓方多次討論基本框架
從金大中政府開始,韓國就提出要打造東北亞經濟中心。盧武鉉在職期間,更是明確提出了要將韓國建設成“東北亞中心國家”。為此,韓國曾試圖將朝韓鐵路與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相連,構筑覆蓋整個東北亞的巨大鐵路網。韓方認為,成為東北亞地區(qū)的經濟中心,建設中日韓海底隧道是重要的一環(huán)。
去年年底,在李明博的主持下,關于建設海底隧道的討論由地方政府上升到中央政府層面。顯而易見,韓國對待這一構想越來越認真了。
韓國《朝鮮日報》報道稱,韓國運輸部正在審查建設中日韓海底隧道的可行性。隧道的一部分連接中國東部港口威海與韓國半島西海岸,另一部分海底隧道將連接韓國南部港口釜山與日本的福岡港。韓國聯合通訊社報道說,國家研究機構預計將在2010 年年底前出具詳細調查報告。
韓國媒體指出,如果海底隧道將韓中兩國高速鐵路連接起來,從首爾到北京和上海只要四五個小時,一個巨大的經濟圈將會隨之應運而生。
70年前日韓隧道已擱淺
其實早在70 年前,日本就提出過要建設日韓海底隧道,但是一直沒有實現。與韓中海底隧道相比,日韓海底隧道的構想要成熟許多,而且日韓兩國一度在官方層面進行過討論。這個設想是日本方面先提出來的。
早在上世紀30 年代日本對韓國殖民統(tǒng)治時期,日本就提出了“大東亞縱貫鐵路構想”,希望通過海底隧道增加物資運送渠道,并且為此開展過調查活動。但隨著1945 年日本的戰(zhàn)敗,這個構想擱淺了。
上世紀80年代,日韓政界再次就海底隧道展開研究。到了盧武鉉在任期間,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這項工程大約需要 100 萬億韓元,花費巨大,利用效率不如飛機和輪船,在建設上缺乏“妥當性”。而韓國興趣轉冷的另一個原因是,當時的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上臺后,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導致日韓關系冷卻。
需要數十年才能啟動
這次關于建設中日韓海底隧道的構想,韓國聯合通訊社表示,該隧道項目可能不會在短期內實現,一方面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另一方面也需要獲得中日兩國的同意。據有關韓國政府官員表示,可能需要數十年時間才能啟動該項目,即使調查報告顯示這項計劃具有技術可行性,也還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其他方面的問題。
有韓國學者指出,雖然從長期來看,海底隧道可能對韓中日三國產生積極影響,但是國家之間如何分擔超過百萬億韓元的龐大工程費用,的確令人懷疑。
由于工程巨大,且具有國家項目的性質,涉及到三國間政治、經濟和外交關系等方方面面問題,因此非常復雜。特別是韓日歷史問題尚未得到徹底清算,韓國國內還存在強烈反日情緒,這也增加了韓日海底隧道項目潛在的風險。
此外,技術障礙等也是巨大變數。技術障礙不僅包括勘測和施工問題,還包括如何防止恐怖襲擊等問題。所以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建設中日韓海底隧道只會停留在設想階段。
專家訪談
韓國想當東北亞物流中心
要建設中日韓海底隧道,面臨著諸多難題。那么韓國為什么要提出這樣一個浩瀚的工程?韓國能從中獲得什么好處?
對此,中央黨校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朝鮮半島問題專家張璉瑰教授認為,韓國早在幾年前就透露過建設中日韓海底隧道的想法。這主要是因為韓國經濟發(fā)展起來后,認為要在東北亞地區(qū),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要發(fā)揮更大的作用,F在韓國提出建中日韓海底隧道,主要是想在東北亞地區(qū)充當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形成以后,韓國便可以在東北亞政治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同時,張璉瑰教授也指出,從長遠來看,建設中日韓海底隧道還是有可能性的。隨著東北亞中日韓三國一體化的推進,建設海底隧道在經濟和政治上都有必要性。但就目前來講還面臨許多困難。首先是政治方面的,中日韓三國能否取得一致意見。另外,從技術層面來講也面臨很大難題,在海底修這么大的東西,還要做相當多的努力。
此外,政治方面也有許多難題難以克服。中日韓三國要在政治上有更緊密的合作、互信,在未來推進建隧道計劃還是有可能的。不過這樣的目標在短期內實現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