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評論員劉斯路今日在香港《文匯報》撰文說,陳水扁為保存民進黨政權(quán),保住他和一家子的身家性命,逃避臺灣人民對其正義的審判,善良的人們必須警惕陳水扁鋌而走險,以任何極端手段,發(fā)展核武及其他大殺傷力武器,“以武求獨、以武抗統(tǒng)”,制造事端、制造沖突,破壞臺海和平。
文章說,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上,向臺灣人民伸出友善的“橄欖枝”,提議兩岸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商談結(jié)束戰(zhàn)爭狀態(tài),并簽署和平協(xié)議,贏得了包括美國政府在內(nèi)的國際輿論的贊許。但是,在海峽對岸傳來了非常不和諧的聲音:國民黨“立委”蘇起驚人爆料,陳水扁下令制造核武。同時,臺灣“國防部”證實臺灣“中科院”確實有研發(fā)石墨炸彈。
這些消息提醒善良的人們,確實要警惕陳水扁鋌而走險,以任何極端的手段,保存民進黨政權(quán),保住他和一家子的身家性命,逃避臺灣人民對其正義的審判。
臺灣研發(fā)核武由來已久
文章說,盡管陳水扁公開否認他有下令發(fā)展核武器,但是他的政治信用早就破產(chǎn)。事實上,臺灣方面研制核武計劃由來已久。早在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后,蔣介石政權(quán)就展開了研制原子彈的計劃。其重要的舉措有四方面:一,秘密搜羅日本研制原子彈的器材和人才。二,取得日本在河北等地探查鈾礦的資料。三,組織當時中國最有名的科學家到美國深造,包括吳大猷、楊振寧、李政道、朱光亞等人。四,成立相關(guān)研究機構(gòu)。但后來,由于敗退臺灣,計劃才擱置。
臺灣已具研制核武的能力
文章指,蔣介石在臺灣穩(wěn)定政權(quán)之后,即二度展開研制原子彈計劃,但后來發(fā)生了臺灣“中科院”研究員張某叛逃美國,計劃才被揭穿而終止。
文章表示,目前,陳水扁與民進黨政權(quán),固然與過去的國民黨政權(quán)不同,但是陳水扁具有“激進臺獨”和“亂中自!眱蓚強烈的動機,刺激他在謀求大殺傷力武器方面鋌而走險。平實地看,現(xiàn)在離蔣介石搞原子彈的時代,又過去了半個世紀,臺灣方面在資金、科技人才及其他研發(fā)條件都有較大的提高。而實際上,制造原子彈已不再是神秘的尖端技術(shù),而已為很多國家掌握。同時,很重要、很關(guān)鍵的是,臺灣有多座核電站長期運行,要取得制造核武器的原料并不困難。所以,如果沒有外來的條件限制,臺灣在短期內(nèi)制造出較為低級的原子彈,是完全不令人奇怪的事。
對陳水扁發(fā)展大殺傷力武器不可掉以輕心
但是,文章又說,這不意味著臺灣即可擁有具實戰(zhàn)能力的核武器。臺灣研制核武后,必定要試驗,然后微型化造成可攜帶的核彈頭。可能,試驗核裝置(不一定是核彈頭)對臺灣來講是一件頗為困難的事情。由于國際條約的限制,臺灣不可能像過去法國那樣到公海去試驗。臺灣要試驗,只能像朝鮮那樣,在深山里挖非常深的地下隧道試驗。但在臺灣現(xiàn)時的政治環(huán)境和民眾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下,陳水扁大概很難開挖這樣的大工程,而不被發(fā)現(xiàn)并不被反對。最為重要的是,美國不會允許臺灣這樣做。
文章說,陳水扁現(xiàn)在積極發(fā)展雄風二E型導彈,并企圖使其射程增至二千公里,以將大陸的沿海地區(qū)涵蓋在射程范圍之內(nèi)。他們承認正在研發(fā)的石墨彈,并企圖通過這種導彈作為載具,以威脅大陸,“以武求獨,以武抗統(tǒng)”。但是,臺灣島內(nèi)也公開表示反對臺灣發(fā)展攻擊性的導彈。在這種情況下,陳水扁要鋌而走險,也受到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
不過,文章強調(diào),切切不可對陳水扁放松警惕,陳水扁要制造事端,制造沖突,還有其他方法,例如戰(zhàn)機過中線,主動擦槍走火等等。總之,有警惕有準備,好過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