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找機會這樣的一篇文章,因為它是我在中國的網絡輿論空間里摸爬滾打數年后,實在無法不正視的一個“多么痛的領悟”。借著本次香港政改方案通過失敗的機會,我希望能把自己的一些思考與更多的年輕朋友進行分享和交流。
其實,早在2011年以前,我和當下許多被各類負面信息刺痛的年輕人一樣,天真的以為,青年人有義務對國家、社會和政府多些質疑,多些批駁,甚至多些“攻擊”,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中國這個龐大的“國家引擎”更好地運轉?呻S著出國學習生活經歷的增多,尤其是在深度觀察了“阿拉伯之春”后,我的這一認識開始出現了不小的變化。
具體原因我曾在《為何越出國,反而越愛國?》一文中做了細致的敘述,主要包括“國家認同度的對比和反差”、“破除了幻想”、“看到了更多的現實,感受到了更多的‘未來’”、“開始對中國現狀進行相對冷靜客觀的思考”,以及“割舍不斷的中國情”等。正因為這些年的經歷、觀察和反思,我更清醒的認識到,青年群體更要增強對國家的“認可度”。
為什么這么說呢?
“認可”才能突破信息霧霾。
網絡上流傳著這么一個段子:“小布什說‘我們準備干掉4百萬伊拉克人和1個修單車的。’CNN記者:‘1個修單車的?!為什么要殺死一個修單車的?’布什轉身拍拍鮑威爾的肩膀:‘看吧,我都說沒有人會關心那4百萬伊拉克人。’”這個段子雖然有些荒謬,但倒也揭示了媒體以及公眾的一種普遍心理,那就是偏好關注奇怪的個案或者能吸引眼球的內容。
這點在當下的中國體現得尤為明顯。
有人因為追求商業(yè)利益,或者其他更不可告人的目的,熟練操縱著這種心理,習慣以夸大、渲染及博眼球的方式對各類事件進行傳播,有時候甚至還不惜制造“事件”來獲得關注。公眾在信息傳播中不僅無法客觀了解社會,很多時候還被誤導,嚴重影響理性思考。
但如果公眾能對國家現狀有基本認知,對取得的成績或進步能有基本的“認可”,那么,再來面對此類信息時,便不會那么容易被撩撥起情緒,而會以相對平靜的心態(tài)去搜集更多的信息,進而能夠更全面的認識這個國家。
“認可”是推動國家發(fā)展的情感基礎。
“立木為信”是大家熟悉的歷史故事。換個角度看這個故事,不難發(fā)現,即便一個改革或者一個制度再好,但在它還未發(fā)揮效力時,民眾對它的認知終究是有限的,前途也是莫測的。如果民眾能在初期給予它更多的認可,給它嘗試、調整和完善的機會,那么,社會改革就將有機會被推向更高的階段。
對比被視為“標桿”的美式民主的發(fā)展過程,中國當前的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作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fā)展時間還非常的短暫。如果以同樣的時間去衡量美國,在美國建國66周年時,它的腐敗、人權、環(huán)境等問題比當下的中國可嚴重得多。在它建國107周年時,第二十任總統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爾德因為未滿足求官者的要求而被刺殺。在建國194周年時,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因為推動民權運動而被暗殺。在建國近200年時,也就是上世紀70年代時,清潔空氣法案、凈水法案、危險廢物條例等針對當時美國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法案才陸續(xù)出臺。
對比美國社會緩慢的發(fā)展進程,1949年后的中國,在過去短短66年的時間里就已經創(chuàng)造了包括解決世界上最龐大數量人口的吃飯、出行、教育、醫(yī)療等問題,以及在眾多高精尖領域追趕上,甚至超越發(fā)達國家的奇跡。中國的體制優(yōu)勢不可謂不明顯了吧?可即便這樣,還是有一些人卻固執(zhí)的對中國的一切都抱著極其消極的態(tài)度。只有多數民眾意識到了國家在過去所取得的成績和進步,認可當前的體制所蘊含的能量和潛力,中國的國家和社會制度才能有更多的調整和完善的時間,中國體制的優(yōu)勢才能真正充分的發(fā)揮出來。
“認可”是激勵個體奮斗的強大動力。
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2011年,筆者正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東問題研究中心進行研究生的學習。在一堂課上,筆者遇到了一位來自伊拉克的姑娘,閑聊時我問她,你畢業(yè)了回伊拉克嗎?她很堅定的搖了搖頭,說不回去了。我問為什么?她淡淡的來了一句:因為那里沒有希望。我又問她,那你留在澳洲打算做點什么呢?她說,找到一份工作,能養(yǎng)活自己就好了。
這次簡單的對話,給了筆者很深的觸動:當一個國家淪陷時,它的國民也難逃厄運。除了成為身體上的難民外,更可怕的,他們在精神上也失去了支撐。那份生自靈魂的絕望,能摧毀一切拼搏奮斗的精神力量。相反,當一個國家強盛時,它的國民也將獲得強大的心理支持,這份力量能夠有力的激勵著他們的成長。當然,這個前提是它的國民要能夠意識到,或者“認可”它的國情,能夠理性、客觀地去看待自己國家所取得的成績和進步。
不僅如此,隨著一個國家的日漸強大,它也將能夠為國民提供更多、更好的資源和條件,能夠有力地去激勵和促成個體理想的實現。如若個體再能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fā)展相結合,學會以國家的視角來審度個人的發(fā)展,領悟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深刻內涵,那么,它也將進一步打破多數個體目光狹隘的局限,從而學會如何從更廣、更深的視角來看問題,這對于個人價值的增大和實現,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想讓更多青年人意識到,對國家認可度的重要性,它除了關系到國家的穩(wěn)定及長遠發(fā)展外,還與我們每一位青年人自身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否則將魂無所依?粗罱詠硐愀鄣牟糠智嗄耆藬档渫,不拿自己當中國人,對國旗噓聲,高喊自己不是中國人時,筆者對他們其實更多的是同情,因為他們正被無知蒙蔽雙眼,正為愚昧付出代價,而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他們只知自欺欺人的為了否定而否定,而不愿去冷靜、客觀的看待自己的國家的發(fā)展和進步,無法去理性、中肯的認可自己的國家。(雷希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