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送往的糟粕官場文化,以及庸俗透頂?shù)墓畛院蕊L,有其特有的“傳統(tǒng)根基”和“頑強生命力”,會不會風頭過后,依然會“濤聲依舊”?
連任的政協(xié)委員段祺華說,會風之變,除了沒花沒條幅,最大感受是沒飯局。“以前來開會,天天晚上有飯局,還要喝酒。”飯局讓委員們開政協(xié)會之余,還要開“聯(lián)誼會”,不能心無旁騖,聚精會神于提案。(3月3日《人民日報》)
段祺華來自上海,每年兩會,上海市要請一次客;他是華僑,僑聯(lián)要請一次客;上次是工商聯(lián)界別,工商聯(lián)要請一次客;他是致公黨員,致公黨要請一次客……過去幾年,段委員一直遭遇這樣的“幸福煩惱”。如今,飯局突然銷聲匿跡,清閑之余,他有時間、有精力,能心無旁騖、聚精會神于提案,何其快哉!
其實,對沒飯局、飯局少而感喟的,何止是段祺華,又何止是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和委員。
年前年后,筆者與一些機關干部交往,幾乎每個人都在談論一個話題——中央倡導改作風,反對餐桌浪費。對此,很多機關干部感嘆:飯局少了,不僅正了黨風,減少公款浪費,而且身體健康了,工作有精神了,就連夫妻關系也和睦了……
過去,我們一說改革,馬上就聯(lián)想到“阻力”,認為公職人員是行政改革的反對者。但這次關于作風、會風、文風的改革,卻前所未有地受到普遍好評和響應。其實,這不難理解,公款吃喝對多數(shù)公職人員而言,絕非是個人嗜好或是生活享受,而是一種生活壓力和精神負擔。一些人圍坐在一起,醉醺醺地胡吹海侃,虛情假意地拍拍打打,一頓飯動輒一吃就是好幾個小時,怎能讓人不崩潰?尤其是,酒桌上相互之間肆無忌憚的“拼酒”壯舉,不僅無聊,而且也讓人苦不堪言。
有人戲言:“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此言不虛,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人似乎都被這種“江湖潛規(guī)則”所鉗制、綁架,只能循環(huán)著這種無聊的“飯局”游戲。
當下,我們已基本告別了饑餓的年代,大魚大肉哪怕是海參鮑魚,對公職人員也沒什么吸引力;丶液韧胄∶字,吃張煎餅卷大蔥,或是在家看看書、讀讀報紙,陪陪老人、妻子和孩子,才是眾多公職人員的真實愿望。很顯然,改作風,反對餐桌腐敗,讓更多的人從“飯局”中解脫出來,不僅得民心、合民意,而且契合了大多數(shù)公職人員的心愿。
但是,迎來送往的糟粕官場文化,以及庸俗透頂?shù)墓畛院蕊L,有其特有的“傳統(tǒng)根基”和“頑強生命力”。對此,不少人擔心,如今勁吹的改作風之風,會不會只是一陣風,風頭過后,依然會“濤聲依舊”?反餐桌腐敗,會不會還會反彈?
這樣的擔心其實并非杞人憂天。“運動式”的整治工作作風、會風、文風之弊,以及公款吃喝之濫,然后再強勢反彈的事例,以前并不是沒有。這次改作風、反餐桌浪費是否徹底,公眾當然有理由在心中打個問號。
無論政策法規(guī)的出臺,還是黨風政風的向好,民意是最根本的指向。既然全國上下倡導的改作風、反對餐桌腐敗等“新政”深得民心,動輒引發(fā)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乃至眾多公職人員的感喟,那就不妨借這個民意“東風”,通過制度設計的形式將其固定,并成為社會好風尚,如此,才能讓更多人對沒飯局習以為常,而非感喟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