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是什么意思?這個詞在字典上查不到,然而,不管是在市井交談還是網(wǎng)絡(luò)交流中,“我靠”作為粗口的語言功能,恐怕已有普遍社會共識。這種詞匯,私下里用用即使不雅,也無關(guān)宏旨,與國罵相類。
但是,如果讓“我靠”登堂入室,乃至成為一個地方的形象廣告招搖過市,顯然就不是分不清好賴話那么簡單,而是別有“深意”了。最近,重慶多條線路的公交車身上出現(xiàn)“我靠重慶,涼城利川”、“龍船調(diào)的故鄉(xiāng),我靠重慶”等廣告語,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
“我靠重慶”到底是什么意思?漢語的魅力就在于,隨著語境的轉(zhuǎn)換,呈現(xiàn)出不同的意義指向,也就俗話說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許多網(wǎng)友看來,“我靠重慶”,用的是“我靠”的本義,有叫罵、貶損重慶的意思。而炮制這些廣告詞的湖北利川旅游局則認為,他們用的是“靠”的本義,意為靠近、依靠,表示的是利川與重慶在地理、經(jīng)濟、旅游等方面的緊密聯(lián)系,“絕無罵意”。
有沒有罵意,暫且不論,但即便如利川所說,取依靠、靠近之意,為什么不用諸如“重慶這邊”這樣的版本,如果一定要“靠”的話,為什么非得用“我靠”,不用“地靠”之類的說法?耐人尋味的是,有關(guān)方面一面對網(wǎng)友質(zhì)疑、社會關(guān)注表示無奈,一面又沾沾自喜,不論廣告效果如何,利川總算被大家記住了。試想,如果不是因為備受爭議的“我靠”,會有這么多人關(guān)注和記住嗎?
進一步說,這樣的“記住”,又值得高興嗎?江西宜春也被人記住了,因為“一座叫春的城市”的城市形象宣傳語。尷尬的現(xiàn)實是,以“宜春”之名,打“叫春”的擦邊球,并沒有打響宜春的名號,反而背負上了低俗炒作的惡名,成為壓在城市形象上一個難以甩掉的包袱。同樣,以“我靠”為地方代言,忽略了社會語境對這一罵語的普遍定義,忽視了把粗俗語言引入大眾傳播所引起的社會反感。面對批評和質(zhì)疑,還非得鴕鳥式地把“我靠”一分為二,對公眾進行“靠”字含義的背書,要么是無知者無畏,要么是揣著明白裝糊涂,意在打一桿子擦邊球。
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各地的形象包裝和宣傳也會多起來,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確實需要有特色、有創(chuàng)意,甚至不妨有噱頭,這正如前一段“很忙”的大詩人杜甫所說的“語不驚人死不休”。但是,“驚人”不等于“雷人”,更不等于急功近利、不擇手段地吸引眼球,而不顧文化氛圍、公眾感受、社會效果,這樣的實用主義往往會得不償失。
其實,在宣傳上擦亮一個地方的名片,說難也不難。只要把握地方特點,對接人們的需求,注入文化內(nèi)涵和底蘊,還是會找到好方案的。打雷人的擦邊球,非但打不響旅游品牌,反而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宜春傳說為嫦娥奔月的地方,被譽為“月亮之都”,這么好的題材沒有好好開發(fā),卻去“叫春”為天下笑,實在可悲;利川位于清江上游,溝壑幽深,夏無酷暑,又地接著名的“火爐”重慶,這么誘人的“涼城”特色沒有好好把握,卻來“我靠”為輿論批,實在可嘆。但愿這樣的可悲可嘆之事少一些,但愿有文化品質(zhì)的地方名片能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