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炎陵縣一所希望小學為了給當地一個百億招商項目讓路,竣工一年就被拆除,此消息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輿論認為,將承載著社會愛心的“希望小學”讓位于招商項目,反映了地方政府對“經濟發(fā)展大于一切”的政績饑渴,忽視了作為百年大計的教育事業(yè)與教育權利。
輿論的這些批評,都有自己的價值標準,道理也都講得通。但細思量之后,平心而論,當地政府在小學拆遷問題上雖然處理不妥,但由此徹底否定地方政府的發(fā)展沖勁,恐怕看問題也過于簡單。
只要不污染環(huán)境,只要沒有其他違法違規(guī)之處,對地方政府的發(fā)展還是應該理性地看,畢竟發(fā)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總鑰匙,民生問題、社會問題等,不發(fā)展只能越積越多,輿論批評如果忽略了這個前提,在地方官員看來極有可能是淺薄的和輕率的。
當然,在小學搬遷一事上當地政府確有不妥之處,有關地方官員應該認真對待媒體的批評,反思工作中的失誤,并真誠向當地群眾致歉,道歉不會損害政府權威。其不妥之處,一是規(guī)劃安排不周密,不該在新校沒建好的情況下就把學校給拆了,結果引起當地群眾的不滿;二是在沒有做好群眾工作的情況下急迫拆遷,在輿論生態(tài)十分活躍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很可能沒有預先考慮到可能產生的影響,這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的官員們對輿論生態(tài)缺乏基本的敏感,這也是執(zhí)政能力欠缺的一種表現;三是千不該萬不該在開工日期沒有完全敲定的情況下就火急火燎地把學校給拆了,結果拆了學校卻什么也沒干,群眾當然會質問為什么不能讓孩子們在學校里多呆幾天。這些問題,比較典型地反映了現今一些地方政府在處理公共事務時的“粗放”態(tài)度。
在今天,一個縣級政府的財政支出壓力是很大的,包括教育、醫(yī)療、社保等民生支出中,相當部分甚至絕大部分要靠地方的財政收入來解決,沒有發(fā)展,一切都談不上,老百姓的意見可能會更大。但在官員的價值排序中,發(fā)展經濟、辦教育和解決其他民生問題,至少應是同等重要的事情,雖然經濟發(fā)展是解決其他問題的基礎,但如果因為推進一個項目,就暫時讓教育等其他方面都讓路,就把孩子們弄到板房里去,那老百姓當然有意見,媒體當然要批評。這提醒一些地方,在處理類似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統(tǒng)籌合理安排,不能忽略任何一個細節(jié),否則好心也能辦壞事。項目來了,別把“希望”趕走,做好統(tǒng)籌,更多的項目也就來了。(燕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