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也見梅花上枝頭。圖片來源: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1月12日電 據(jù)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報道,冬日賞梅花,真的不需要走太遠,只要你不是貪求見到一大片醉人的默林,那么位于臺北市中心的中正紀念堂,可是大臺北都會區(qū)最方便的賞梅地點。
中正紀念堂有梅花,這些年已不是秘密。這個晴朗假日總是聚集人潮的園區(qū),白色圍墻內(nèi)的建筑物圍繞著一片綠意,這大片綠意有樹木有草花,還包括了冬末春初綻放的櫻花,以及隆冬展俏顏的各色梅花。
盡管園區(qū)寬廣,中正紀念堂園林里種植的植物可雜了,杜鵑、桂花、梅花、櫻花和山蘇花等應有盡有,花圃里還有成片的一串紅、四季海棠等草花妝點建筑。中正紀念堂的梅花,種植在大忠門附近的園林,并在寒流低溫相助下,現(xiàn)已見最老株的梅樹開出白色花朵,使園區(qū)彌漫著一股梅之幽香。
梅花和李花、梨花等薔薇科落葉植物相同,冬日葉片會先落盡,等待隆冬寒風吹送以后,便以一樹的白花搶先綻放,將逢春開花的群花全給比了下去。中正紀念堂內(nèi)搶先開的梅花,和士林官邸、陽明山和四獸山一樣,都是用來食用的果梅花。
梅花主要區(qū)分為兩大類,即是用來食用梅子的果梅,和專栽來觀賞的花梅。中正紀念堂內(nèi)兩種都有,只是通常由果梅率先開花。梅花,又稱“白梅”、“梅仔花”,指的都是果梅花,它們通常單生或二朵并生,花瓣五裂,而且具有香氣,冷天或夜晚,香氣尤其濃郁迷人,走進花叢中,這暗香最是教人迷戀。
中正紀念堂園區(qū)栽種的梅樹不多,現(xiàn)綻放的是白色梅花,粉紅色的觀賞梅,目前尚未見花苞,開花期通常要到元月底。
[責任編輯:薛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