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大甲媽祖繞境尚未回鑾安座,13日又逢臺北保安宮的保生大帝圣駕出巡,令民眾感嘆分身乏術。
明天(農(nóng)歷3月15日),據(jù)傳是保生大帝圣誕。今天則是重頭戲繞境踩街、民俗藝陣表演,為神明提前“慶生”。
中午時分,臺北市長郝龍斌冒炎熱出席大龍峒保安宮的活動,親自為保生大帝繞境踩街開幕擔任領頭隊伍。
上述景象同樣出現(xiàn)在6日啟幕的臺中大甲媽祖繞境活動。在臺灣,神明“出巡”多見達官顯貴身影。
彼時,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依禮祭拜恭請媽祖神像上轎。當局副領導人吳敦義、臺中市長胡志強等人為媽祖扶轎、抬轎。
中新社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場面雖不如大甲媽祖,但保安宮廣場今天也聚集大批民眾,加之各式民俗表演,現(xiàn)場一度水泄不通。另外,“瘋媽祖”的信徒中,也有人在保生大帝像前祈福。
“他們都一樣會庇佑臺灣!碧匾鈴男卤笔汹s來的趙國隆雙手持香,口中念念有詞。他說,很多人拜媽祖也會拜保生大帝,也會拜其它神明,“心誠則靈,沒有什么不妥。”
但50多歲的趙國隆也認為,神明密集“出巡”,會讓信眾分身乏術、有心無力。
在島內(nèi)民俗學者林茂賢看來,臺灣移民史就是血淚的開發(fā)史,非法移民的偷渡客航行越過波濤洶涌的臺灣海峽,心中的無助、恐懼可想而知。這也促使媽祖等信仰在臺灣的興盛。
無論媽祖還是保生大帝,“出巡”都少不了各自祭祀廟宇的擁躉,而頭戴斗笠的報馬仔、一身戎裝的電音三太子則要“分身”同時捧場。從地域看,媽祖的娘家在莆田湄洲島,保生大帝即吳夲則是北宋福建同安白礁鄉(xiāng)人,源頭都在大陸。
神明“出巡”,皆可見大鼻子藍眼睛的外國人。一名來自瑞典的學生在保生大帝祭祀現(xiàn)場說,自己很怕鞭炮,但參與這次祭典感覺很好玩。荷蘭、比利時的外國學生還加入媽祖徒步繞境。
所不同的是,大甲媽祖繞境9天8夜、330多公里,保生大帝13日主要是沿臺北的重慶北路、民族西路等路段走。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說,“出巡”沿途會發(fā)贈咸光餅予信眾,盼為民眾保平安。
晚間的“放火獅”民俗,是這里辟邪趨疫的“壓箱底”好戲。同樣,以2000斤木炭鋪成長10余公尺火龍的“過火”儀式,也只見于祭祀保生大帝。
民眾才瘋媽祖又擁保生大帝的背后,也源于神明懷有同樣的慈悲精神。在保安宮,廟方此間發(fā)給約2500戶弱勢家庭,每戶2000元新臺幣現(xiàn)金、白米及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媽祖繞境沿途,則會有熱心人士擺起流水席供人免費取用。
“一路走下來,不僅不會瘦反而會胖!痹S媽祖繞境的郭敏慧說,神明“出巡”也巧妙地照顧到了弱勢群體。
大甲媽祖預計15日回鸞安座,屆時換北港朝天宮媽祖接棒。(記者 李志全 陳立宇)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