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嘉義縣來廈門參加海峽論壇“閩臺同名村鎮(zhèn)續(xù)緣之旅”活動的鄉(xiāng)親們在鼓浪嶼參觀(中國臺灣網(wǎng) 蕪?fù)瑪z)
中國臺灣網(wǎng)6月17日廈門消息 在福建廈門開幕的第五屆海峽論壇活動中,有一場重頭活動:“閩臺同名村鎮(zhèn)續(xù)緣之旅”,活動邀請來自臺灣與福建同名的臺灣村鎮(zhèn)300余名鄉(xiāng)親,考察同名村鎮(zhèn)、尋根謁祖,通過續(xù)緣系列活動,印證兩岸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記者在隨臺灣嘉義縣鄉(xiāng)親們赴鼓浪嶼參觀的途中,聽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住在臺灣嘉義縣樸子市(相當(dāng)鎮(zhèn))的一群候姓鄉(xiāng)親,為認(rèn)祖歸宗到大陸尋根,歷盡曲折終于在福建泉州南安市找到祖祠;這些姓侯的臺灣鄉(xiāng)親們來到祖籍地卻又跪倒在劉氏祖廟中祭祖。臺灣嘉義縣樸子鎮(zhèn)溪口里石碼宮主委候明堯先生為我揭開了撲朔迷離、又動人曲折的故事。
祖訓(xùn)
候明堯和他的鄉(xiāng)親們,很小就聽長輩告訴他們,他們本不姓候,而是姓劉。他們的劉氏先祖是曾任唐朝宰相的劉文靜,因奸臣陷害蒙難,被唐高祖李淵冤殺。在被抄家滅族之際,是一位林將軍(候氏后人稱之為林元帥)用親生兒子頂替換下了劉氏遺孤,自己的親骨肉慘被殺害。后來林元帥將劉家的兒子托孤給候氏,才得以保存下劉家血脈。從此劉家的后人為避禍改姓“候”,劉家的后裔才得以繁衍生息。劉氏后人為了感恩,將后來的居住地改稱劉林,寓意不忘本姓也不忘恩人。他們的后人專門為林元帥建了一座廟,傳說建廟時巖石上顯現(xiàn)了馬的影像,因此祖廟又稱為“石碼宮”。
候明堯介紹說,劉氏后人更姓為候姓后,于唐末入閩,清朝康雍年間,又有一部分先人漂洋過海赴臺灣開墾創(chuàng)業(yè),他們帶著祖宗的牌位在臺灣南部住下,這便是嘉義縣樸子市候姓宗親的一族。
來到臺灣的候氏祖宗,一到臺灣落地生根站住腳,就修建了一座和大陸故鄉(xiāng)相同的“石碼宮”,秉承祭祀恩人林元帥的家族傳統(tǒng),供上了恩人的塑像,并留下祖訓(xùn):子孫后代要世世代代祭祀家族恩人林元帥,有條件了要回大陸祖籍地認(rèn)祖歸宗。候氏后人記住了祖宗的話,他們要圓祖宗的夢想。